儿童气促及哮喘诊断和治疗
管理员 | 2013-03-23 13:28:10
香港医学会2005年5月3日《世界哮喘日》.二零零五年五月三日
哮喘会导致复发性气喘、呼吸困难、胸部压迫及咳嗽的病征。坏消息是哮喘乃全球性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,而且病案数字不断上升,其中以幼儿病患数字尤为严重。另一方面,好消息是哮喘并不是不治之症,只要治疗照顾得宜,病者就能够成功控制病情。
为深化加强医生对诊断和治疗儿童哮喘疾病的专业知识,以及提供香港本土状况的数据数据,香港医学会、香港儿童呼吸病学会与香港哮喘会携手合作,筹办了一系列讲座,向前线医生传递最新信息。
我们深信及时诊断和适当治疗对于这些病人而言,非常重要。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必需携手合作,一同为维护市民健康而努力。与此同时,能够鼓励医患之间建立互信关系,藉以推广家庭医生的概念。病人最终会选择到自己信任的医生求诊。长远而言,就能够减轻公营医疗体系的沉重负担,让社会整体资源能够更有效分配。
香港儿童呼吸病学会
纵然全球各地一直有进行各项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研究探讨,但这两种疾病仍然是现今社会普遍常见的慢性疾病。在儿科的情况尤为严重,不少儿童都会同时患上这两种疾病。在不少发展中亚洲国家,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病患数字都在不断上升。虽然相对于其它发达西方国家而言,整体百分比率较低,但有见及亚洲庞大人口数字,实际病案数目其实也颇为严重。过去数年间,哮喘病案数目在香港轻微下降,但过敏性鼻炎就仍然非常普遍,百分之廿四的十三至十四岁孩童都受到影响。再者,有研究显示,不少哮喘病人都因为欠缺妥善的医疗治理,结果导致发病率显著提高。
现时幼儿哮喘主要凭借医生的临床决定断症:医生要倚靠详尽的病历,仔细的检查,加上长时间的观察,再辅予试验性的治疗,方才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。并没有甚么现成的检验测试可以简易明确断症。而且,孩童在感染了下呼吸道病毒性发炎(例如是细支气管炎及/或肺炎)后所出现的病征也相当类似。所以诊断幼儿哮喘病症殊不容易,而要照顾治疗哮喘病童难度只有更高。举例说成年人所服用的哮喘药物,可能因为安全问题、使用方法、甚至是有关副作用缘故,而不适用于幼儿身上。
为帮助前线医生、家庭医生及儿科专科医生了解应该如何诊断及治疗哮喘病童。香港儿童呼吸病学会引进了GINA的哮喘指引,配合香港本土的状况,编订了《香港儿童哮喘指引》。今日的新闻发布会正好标志�一系列推广活动的开展。于紧接�新闻发布会举行的医学讲座中,谭一翔医生与黄永铿教授将会向逾百位医生介绍计划内容。两位讲者会讲解现时香港的情况及介绍妥善的医疗方法。我们计划与香港医学会合作,在全港各区举办同类讲座,务求让更多前线医生能够接收到最新信息及有关医学发展。希望透过为前线医生提供实践技巧培训,能够控制哮喘病患数目,为病童提供更妥善照顾,减少治疗过程所可能引致的副作用。
香港哮喘会
香港哮喘会成立于一九八九年,是一个为哮喘病人及家属提供服务的病人互助组织。主要透过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动,以及筹办各类型训练讲座,帮助哮喘病人控制病情,改善生活质素;并提高市民大众对哮喘及敏感症的认知;和医学界紧密合作,特别是联系对呼吸系统及过敏性疾病有兴趣的医生,互相交流照顾治理哮喘病患的最新医学信息。我们过往曾经与小区复康网络合作,筹办课程给予哮喘病童和家长参加,训练他们积极面对疾病,更有能力去控制病情。我们亦会参与幼儿园老师的培训计划,目标是要令到他们能够在幼儿园的学校环境内,给予哮喘病童妥善适当的照顾。
为鼓励病人自助及家长参与哮喘及过敏症的照顾和治理,香港哮喘会正安排与各大幼儿园校合作,为幼儿园老师提供有关哮喘及过敏症的定期培训。以小班教授、大型讲座以及应用技巧工作坊的形式进行。参加者在完成培训课程后更可获颁发证书以�鼓励。希望透过进阶培训及资格确认,哮喘护理能够成为幼儿园老师基本训练的必修项目。
为提高市民大众对哮喘病的认知和关注,香港哮喘会亦会为病人、儿童及青少年人筹办一系列有关哮喘及过敏症的进阶课程。课程内容会包括:有关调节日常生活、进行运动及娱乐活动的实用指导。当然亦会贯彻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,提醒病人必需遵从医生的处方指示。希望这些课程可以为医生和病人带来裨益。今次与香港医学会携手合作,是希望透过医生转介宣传,招揽更多哮喘及过敏症病人接受培训,让他们能够好好照顾自己,控制哮喘病及过敏症的病情。
编辑备忘:
香港医学会成立于一九二零年,旨在联系政府、各公立医疗机构、大学及私人执业的医务工作者,交流意见,团结一心。医学会致力将最新的医疗信息及医务发展传递与会员,提倡会员遵行专业操守,进而服务社会,维护民康。